中医内科学,专业型
博导:张天奉,朴春丽
张天奉,男,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博导,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深圳市名中医,中共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广东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心血管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长期从事中医证候和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18部。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等内科疾病。1995年至2012年先后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大连大学医学部工作,2012年至今先后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院长、党委书记。2002年博士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攻读博士后。主要学术兼职包括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专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医药产教融合促进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
朴春丽,女,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中医内科学专业型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研究糖尿病及并发症,现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获优秀研究生导师及优秀教师称号,已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生80余人。近3年先后获评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首届深圳市十大杏林名医等,多次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委、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内分泌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医妇科学,专业型
博导:韩霞
韩霞,女,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妇科学专业型博导。主任中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副院长、深圳市妇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月经病与不孕症,临床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和祖国医学的经方治疗妇科多发病及疑难病,如不孕症、月经病(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行头痛)、失眠、带下病(盆腔炎及阴道炎)、围绝经期综合、胎漏胎动不安(复发性流产)、孕前产后调理、调理内分泌养颜养生,并开展盆腔理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症新技术、新项目,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区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妇科信息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协会科教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多次荣获“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优秀带教老师”称号,2018年被认定为“福田英才”。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专业型
博导:黄仁发,潘敏
黄仁发,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脏病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教授,内科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专业型博导,研究方向有两个:第一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和中医药防治,第二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信号机制和冬虫夏草肾保护作用机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第六临床医学院)肾内科主任,2010年和2011年分别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获肾脏病学和中医内科学双博士学位,师从湖南中医药大学菏泽云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病内科周巧玲教授系统学习肾脏病学理论和临床。从事肾脏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既有扎实的西医理论基础知识和肾脏病学理论,尤其是熟练掌握病理生理学,临床诊疗思维严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小管间质疾病,熟练掌握肾穿刺活检、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深静脉置管、经皮肾囊肿抽液无水酒精硬化术、血液净化技术等操作,熟练掌握肾脏病理的阅片,尤其在抢救肾内科危急重症患者、治疗肾内科严重感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肾加味六味地黄汤对肾间质纤维化Klotho-FGF23轴调控肾和骨Wnt/β-catenin信号的影响》和《基于“肺肾同源”理论探讨肾IRI时HGMB1/TLR4信号调控AQP-1的机制及发酵虫草菌粉的干预作用》,以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Notch信号通路调控EMT过程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和《加味六味地黄汤对肾间质纤维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共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深圳市科创委课题1项,并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重点课题、广西卫生厅重点课题、广西教育厅教改课题、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20篇,参编专著2本。现任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性病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
潘敏,女,华中科技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型博导。长期工作在临床、管理和科研一线,临床经验丰富,理论造诣深厚,能结合超声理论知识和临床指征对腹部、妇产科、心脏、血管及小器官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表现做出正确诊断。近年来致力于超声介入、肌骨超声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现为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以第一责任人承担科研课题1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3项,市科创委3项,区级3项等。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SCI8篇,参编学术专著8部,其中主译超声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超声学术会议发言7次。
针灸推拿学,学术型
博导:崔韶阳
崔韶阳,男,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针灸学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学术型博导、针灸推拿学专业性硕导,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疼痛及脑病的相关研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第六临床医学院)康复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斯伯丁康复医院双博士后。师从国家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从事针灸康复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突出传统康复特色,以“中西互补、针药并用、内外兼治”为原则,集针灸、艾灸、推拿、小针刀、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中药内服与外用多种治疗方法于一体,制定针康药一体化综合疗法,医护康陪一体化综合治疗护理康复方案,针对中风病、脊髓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后的各种功能障碍,开展规范化康复评定、康复治疗。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组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著作8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后备级人才,深圳市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五星级医生。现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针灸学会脊柱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田区脑病康复联盟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康复质控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学科医师分会理事等。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型
博导:张锦芳
张锦芳,女,博士研究生,教授,工作年限1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六年。2017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以高层次人才“杏林杰出学者”引进;2022年10月转聘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肿瘤中心工作,担任基础科研平台主任。申请人一直从事表观遗传调控肿瘤及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的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了SCI论文7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500,总引用次数达3000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30;有2篇入围ESI高频被引研究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他基金6项,总经费达600余万。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2023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学优秀导师团队、2023年获深圳市福田区II类高层次人才、2018年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2016年获国际学会交流大会优秀论文奖。现为SCI期刊“FrontiersinPharmacology”及“FrontiersinOncology”杂志编委,并为核心期刊《现代生物医院进展》编委。
中医内科学,专业型
硕导:唐新征,徐卫方,吴学敏
唐新征,男,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教授,中医内科专业型硕导。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老年病。师从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国家级名中医程丑夫教授、国家级名中医李顺民教授等知名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血管病及老年病,尤其在心血管危重症的诊治、心脏康复、老年综合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3部,主持开发中成药制剂1个。
徐卫方,女,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五批中医药专家学术师承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肺病科/PCCM科主任、深圳市中医肺病科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2011年取得新疆医科大学(全日制)临床呼吸内科博士学位,研究专业为中医结合呼吸病学,临床诊疗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和祖国医学的经方诊治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慢性咳嗽,以及肺癌、肺结节等疾病。任全国肺癌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运动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肺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肺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吴学敏,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中医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导;主任医师,深圳市福田英才II类;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内分泌科后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代谢内分泌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与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尤其对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痛风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曾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及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师从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广东省名中医李赛美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高雪教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有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获得同事、同行及患者认可;主持及参与省市区各级课题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2篇(IF=3.276、1.5),参编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科普书2本;参与翻译专著1部。现兼任世中联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分会代谢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委、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中医外科学,专业型
硕导:吴文江,林洁、孙海东
吴文江,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专业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及运用粪菌移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专长为大肠肛门疾病及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003年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后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肛肠科工作,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第六临床医学院)肛肠科主任。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1项:肛乳头肥大诊疗指南制订(编号SATCM-2015-BZ175);主持福田区卫生公益性科研重点项目1项:基于脑-肠-菌轴理论经颅刺激对功能性便秘干预作用及机制;参与福田区卫生公益性科研项目4项;近期发表论文11篇。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洁,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教授、中医肛肠科专业型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医肛肠,200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事肛肠工作22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肛肠协会委员等。
孙海东,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校外导师(特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外科主任,兼外一科、外二科主任,甲乳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天津市救援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微创分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甲状腺专科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译美国乳腺癌计划丛书《乳腺癌图谱》,副主译《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及副主编《外科治疗学》,参编专著7部,获得部队科技进步奖2项(第一完成人)。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五项。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
硕导:杨俊兴、陈浩雄
杨俊兴,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导,主要研究骨关节与运动医学,是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曾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交流深造,熟练掌握关节置换及关节镜等技术,主张“手术-康复一体化”模式,有较丰富的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经验。擅长膝交叉韧带重建、肩袖修补、半月板缝合、软骨修复等运动损伤治疗技术,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髋膝骨性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各种关节矫形手术等。参与基础、临床和教学各级课题十余项,主持8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20年度骨科特色疗法名匠”称号。发明专利2项,发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SCI论文2篇,主编或参编专业论著5部。现任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伤科专委会主委、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特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康复学会运动与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深圳分中心常委、深圳运动医学联盟副会长,深圳市运动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手法医学联盟常务副主席等。
陈浩雄,男,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从事骨伤科工作19年余,副主任医师,先后主持省、区级科研课题3项,作为前3研究者参与市、区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编著作2部。一直从事中医骨伤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创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药医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第1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型
硕导:霍少川、黄学成
霍少川,男,主治医师,博士,博士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负责人。201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主要从事骨质疏松症、髋膝和足踝关节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核心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省级课题3项,区级课题1项;副主编专业书籍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学术任职: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学成,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型硕导,中医骨伤科主治医师。擅长中医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等脊柱相关疾病。擅长应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脊柱慢性筋骨病,脊柱微创手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每周一、周六下午门诊。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对象,福田英才-Ⅳ类高层次人才,《SPINE》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审稿人。以“脊柱临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及“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为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出站博士后留(来)深科研资助项目、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系统科研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教师;国内外会议发言共10次;各级论文比赛获奖5次。
针灸推拿学,专业型
硕导:吴云天,谢宇锋,彭志华
吴云天,男,1998年毕业辽宁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完成研究生进修班学习,获医学硕士学位,主任中医师。师从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之虹教授,长白山通经调脏流派第四代传承人。从事康复针灸推拿临床、教学工作20年余。擅长针灸推拿、整脊复位,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痛、关节运动损伤、中风偏瘫、截瘫、小儿脑瘫等疾病的康复治疗经验丰富。主持完成2项区级课题《温针为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理研究》和《压敏点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主持在研市级课题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不同针具、不同操作方法对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推拿治疗学》和《小儿推拿学》,主编《实用针灸推拿临床常见疾病诊治》。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福田)推拿科科主任,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推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深圳市中医推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世界中联产教融合促进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推拿按摩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整脊专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谢宇锋,男,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副教授,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深圳市名中医冯军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针灸科副主任、后备学科带头人、疼痛科副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与民族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疼痛及抑郁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针灸学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针灸推拿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3年,临床中擅长运用恢刺法、捣刺法等传统针刺手法、推拿手法、艾灸及经方辨证论治各种急慢性疼痛相关病症,运用针灸结合经方辨治各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1项、福田区卫生公益课题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针灸的治病机制研究,以“针灸经典理论‘热证可灸’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转化”“传统针刺手法的标准化研究和临床应用规律研究”“针药结合调枢法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
彭志华,女,医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导,副主任中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临床作用机理研究,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多年,擅长运用针灸推拿及中药辨证治疗各类痛症和脑病,重视整体观念,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机体回归阴平阳和,以达扶正祛邪之功效。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8项。2019年被认定为“福田英才”。2007年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工作,2007年硕士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兼任广东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疼痛及抑郁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型
硕导:毛东伟,王静滨,黄海福,邓鸣
毛东伟,女,吉林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博士后,教授,中西医结合硕导,研究方向:微创妇科,1993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6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05年博士后出站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晋级主任医师,2009年晋级教授。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较复杂的妇产科手术,经验丰富,有较高的手术技巧,能熟练完成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等高难度妇产科手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良恶性肿瘤、盆底功能障碍、生殖内分泌疾病、宫颈疾病。擅长对妇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内膜癌及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微创妇科手术如,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压力性尿失禁矫治术及宫颈疾病诊治,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精湛。曾在上海第一妇婴医院学习腹腔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妇科肿瘤。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脉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妇科盆底修复微整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生殖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王静滨,男,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副院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燕山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型硕导,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谢晶日教授、洪文学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疗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就职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期间曾到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执行援藏任务,及南开医院微创中心进修内镜技术。强调“正确诊断、准确评估、恰当治疗”的精准治疗思想;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医疗理念。擅长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疑难疾病诊疗,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胰腺炎、肝硬化的诊疗。2013年全日制博士毕业,2015年完成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培训。现为中国中医促进会学术流派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福田英才。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目前主持省自然基金1项,其他厅局级课题2项。完成著作5部,论文20余篇。
黄海福,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中医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方向)硕导,2007年至今先后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从事肿瘤临床工作,依托周岱翰教授三名工程团队创建肿瘤科。临床工作中继承导师周岱翰教授学术经验,秉承“带瘤生存”理念,擅长使用中医药结合微创手段治疗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等各种实体肿瘤。年均诊治患者2000余例。2007年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现为北京市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肺癌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邓鸣,女,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型硕导,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临床工作,2015年硕士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专业。现任世界中联专委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科技厅阳光项目评审委员、广东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弟子、深圳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术型
硕导:于波海
于波海,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医学检验科主任;深圳市福田区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主任。从事实验诊断学工作二十余年,精通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分析技术,近五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两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吴阶平医学基金、973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子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哈尔滨市青年创新人才、深圳市福田区公益项目等科研课题。获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四项。发表SCI论文六篇,中华综述两篇,国家核心期刊十余篇。申报实用型专利一项。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肿瘤免疫实验诊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参考报》微免频道副主任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以副主编参编著作两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内审员。《中国误诊学杂志》特约编委等社会职务。
麻醉学,学术型
硕导:李国才
李国才,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主任医师,麻醉学专业型硕导。研究方向:麻醉药的中枢作用;临床麻醉可视化技术;慢性疼痛基础及临床研究。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麻醉科主任。在研主持课题2项:广东省教育厅课题(超声可视化技术在多模式麻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费自筹)及深圳市科创委课题(针刺通过下调TMEM16A对背根神经节自噬的抑制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资助20万元);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第一作者);参编、参译专著各1部。社会任职:中国教育协会麻醉超声分会常委;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急诊医学,学术型
硕导:晋金兰
晋金兰,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重症医学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福田英才。曾赴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留学访问。社会任职有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等任职。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医教研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重症医学领域各种急危重症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脓毒性心肌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OPD、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复杂腹腔感染、各种休克、心肺复苏术、妇产科危重症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和围术期患者的精细化管理。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3项,其他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有国自然1项,省自然1项,目前有可支配科研基金经费近百万元。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
护理学,专业型
硕导:钟印芹,叶美霞,吴蒙,刘牧军、陈赟
钟印芹,女,吉林大学护理本科,医学学士学位,教授,主任护师,护理学硕士生专业型硕导,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方向。
从事护理工作32年,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副院长、广东省中医护理重点专科护理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广东省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深圳市中医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福田区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精通中医护理、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护理管理;精通医院现代化管理,精益管理绿带培训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展护理论文36篇,获市科技成果奖5项,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市科创委课题2项,区科技局课题6项,编写专著2部,现代医院杂志编委、《中医肿瘤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200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居家康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传统医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区域护理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家、省市学会专业委员会任职20余项。
叶美霞,女,四川大学本科,主任护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授课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护理部主任。广东省河源市人,1976年1月出生。长期从事医教研及护理管理工作,精通护理管理和内科护理理论,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擅长使用管理工具(5S、品管圈、PDCA)进行质量改善和进行管理工作,注重人文文化建设和护理磁性环境建设,擅长内科脑科、肺病护理,并注重运用和推广技术创新,注重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与创新。指导培养国内外进修实习生100余人。主持参与《健商管理结合中医护理方案在COPD患者的应用研究》等13项省市区立项科研项目。发表《健商管理结合中医护理方案对慢阻肺患者的应用观察》等论文1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发明实用型专利3项。曾分别在广州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专科、本科学习,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台湾长庚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进修学习。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危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29个学术团体任职。
吴蒙,女,湖北长江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学专业型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中风病、脊髓损伤、项痹病、腰痛、膝痹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有深入研究。2001年湖北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科进修康复治疗及矫形器制作。2003年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康复科工作。2005年湖北长江大学中医本科毕业。2019年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专科护士学习。中华护理学会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康复特色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特色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康复护理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脑病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牧军,女,护理学本科,主任护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硕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结合老年康复护理、疼痛康复护理和护理管理。曾就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高级护理专业和南华大学护理学本科。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大内科护士长兼针灸科/疼痛科护士长,广东省教育专科护士。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5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护理专利3项,参与著作编撰3部,师承广东省中医院吴少霞副主任护师雷火灸专项技术。主要学术任职有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健康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传统医学会传统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陈赟,女,硕士研究生,主任护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福田英才,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护理部副主任,深圳市能教中心兼职副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授课老师。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广东省研究护士;精益医疗绿带;高级健康管理师。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系统科研评审专家,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先后赴浙江大学一附院、二附院、邵逸夫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访学。兼任世界中联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护理组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循证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肥胖与代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吞咽康复护理分会副会长;广东省护士协会固元灸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居家康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护理学会护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循证护理》杂志编委,等。从事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5年,临床中擅长用中医特色技术解决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症状及颈肩腰腿疼痛症状;擅长将“治未病”理念应用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健康管理。主持省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2项,作为前三负责人参与省级(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市级科创委科研项目等7项,区级重点科研项目等9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家中文核心或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11篇(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获批专利6项、省市级新技术2项,参编专著2部。荣获省市区各级奖励9项。
中药学,专业型
硕导:陈蕾
陈蕾,女,中药学硕士,副主任中药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药学部主任,工作年限15年。发表文章14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SCI文章2篇。第一负责人开展区级科研项目3项,区级重点项目1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药及民族药评价与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八届医院药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医院制剂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药学会第九届理事,深圳市药学会药学服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药学会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